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南韓、義大利大爆發,這之中都疑似出現了「超級傳播者」,導致疫情迅速升溫。 究竟什麼是「超級傳播者」,這個屬於的含義比較模糊,通常來說,如果一個病人傳染他人的病例數比一般情況高出許多,那這個人就會被稱為超級傳播者。這種「超級傳播者」,幾乎在每次的傳染病爆發中,都會出現。而歷史上最有名的超級傳播者,就是一名被稱為「傷寒瑪麗」的愛爾蘭廚娘。
瑪麗·梅倫(1869 – 1938),也被稱為「傷寒瑪麗」,是一位愛爾蘭裔美國人。她是美國第一個被確定為與傷寒相關的病原體的無症狀攜帶者。在她作為廚師的職業生涯中,她被認為已經感染了51人,其中三人已經死亡。她曾兩次被公共衛生當局強行隔離,並在隔離總共近30年後死亡。
瑪麗·梅倫,1869年生於愛爾蘭,15歲時移民美國。起初,她給人當女傭。後來,她發現自己很有烹調才能,於是轉行當了廚師,每月能賺到比做女傭高出很多的薪水。
她曾為一位富有的紐約銀行家查爾斯·亨利·沃倫的一家擔任廚師。但是短時間內,這個家庭11人中有6人患上了傷寒。據當時在那裡執業的三位醫生說,當時這種疾病在牡蠣灣是「不尋常的」。
喬治·湯普森作為房東,請衛生工程師和化學家喬治·索珀來調查傷寒的源頭。在分析了供水和家人的食物後,他對家裡的前廚師瑪麗·梅倫產生了懷疑。
瑪麗被描述為一名40歲左右的愛爾蘭女子,身材高大,單身。她似乎身體健康。進一步的研究顯示,瑪麗曾先後為八個家庭工作過。其中7個家庭出現了傷寒病例暴發,共有22例。
被冠上「傷寒瑪麗」之後,她被長期監禁
可以想像,這種假設對於瑪麗來說根本就是沒有根據的「指控」,瑪麗生氣極了。因為,在她那個年代,「無症狀帶菌者」還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概念,說她把傷寒傳染給了別人,簡直就是對瑪麗的侮辱。
之後,瑪麗·梅倫被強制拘捕並且未經審判就被關押,在那裡她不得不提供尿液,糞便和血液樣本證明她是傷寒的攜帶者。瑪麗引起瞭如此多的媒體關注,她在1908年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被稱為「傷寒瑪麗」。後來,在一本定義傷寒的教科書中,她再次被稱為「傷寒瑪麗」。
紐約市衛生局的沃爾特·本塞爾宣稱:「這名婦女對健康是一種極大的威脅,對社區構成威脅,而且她因為這些威脅而成為囚犯。」她被送到一家只能坐船到達的醫院,一待便是近三年。

圖說:傷寒瑪麗(左一)被長期監禁。/圖片來源:網路翻拍
拒絕切除膽囊換得自由
在監禁過程中,索珀博士訪問了瑪麗並提出給她一個選擇。由於她的大多數細菌都在她的膽囊中,如果她同意將這個器官移除,他們可以釋放她,但是瑪麗拒絕讓醫生手術。
之後,她同意放棄烹飪並每個月向衛生部門報告進行測試,換得被釋放。在她被釋放後,瑪麗獲得了一份洗衣工作,這項工作的收入低於廚師的收入。釋放後的第一年,瑪麗遵守所有規則。之後,她將自己的名字更改為瑪麗·布朗並又一次找到了一份廚師的工作。在接下來的五年裡,她在一些廚房工作;無論她在哪里工作,都會暴發傷寒。然而,她經常換工作,索珀無法找到她。
改名再當廚娘後,她再次被強制隔離
1915年,瑪麗被釋放五年後,在曼哈頓斯隆婦女醫院發生了傷寒。25人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其中兩人死亡。
索珀博士再次主持了調查。他發現在傷寒病例出現前三個月,醫院僱用了一位新廚師,一位「布朗太太」。調查人員測試了所有廚房工作人員。布朗夫人的檢測結果是陽性的。當得知廚師再次消失時,索珀變得更加懷疑。索珀檢查了廚房的記錄,對比認出了瑪麗的筆跡。

圖說:當年的報紙對於「傷寒瑪麗」的話題大肆報導。/圖片來源:網路翻拍
這次,公眾變得憤怒。1915年3月27日,公共衛生當局在逮捕她後,將她送回北兄弟島隔離,她仍然不願意將她的膽囊切除。
瑪麗在她的餘生中仍然受到限制。後來,她被允許在島上的實驗室擔任洗瓶子的義工。她在那裡住了23年。1932年中風使她癱瘓後,她被從她的小屋轉移到島上的醫院,她留在那裡直到於1938年11月11日去世。
驗屍後發現她的膽囊中依然有活的傷寒細菌的證據。瑪麗的遺體被火化,她的骨灰被埋葬在布朗克斯的聖雷蒙墓園。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犀利士 必利勁 樂威而 屬於處方箋,所有藥店如健康人生躍獅、健康新希望、藥聯吉康、丁丁藥局、安德藥局、大樹藥局,杏一藥局,博登藥局,合康藥局,長青藥局,上好藥局等連鎖藥房必需有藥單才能買,可到 5MG.TW網購藥房購買
台灣今年首例茲卡病毒出現! 出遊做好5措施防感染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20)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北部40多歲本國籍男性,1月25日至30日與家人前往泰國旅遊,2月6日至11日間陸續因喉嚨痛、出疹、骨頭痛等症狀數度就醫,醫院曾於12日通報登革熱及屈公病,雖該兩項檢驗結果陰性,但因檢出茲卡IgM抗體陽性故再次採檢並改通報茲卡,經檢驗於24日確診;個案目前已無症狀且過可傳染期,同行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地方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活動地進行孳生源調查與清除,並給予「1+6原則」衛教。
我國確診茲卡病毒感染症 均為境外移入
我國自2016年迄今共確診25例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多為東南亞國家,分別為越南及泰國各6例、緬甸3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各2例,印尼、新加坡、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及安哥拉各1例;2016、2017、2018、2019年病例數分別為13、4、3及4例。
出遊注意! 8國家旅遊疫情建議列第二級警示
泰國今年截至2月13日累計報告8例病例,另中國大陸曾報告1例自柬埔寨境外移入病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之疫情概況,以及我國與鄰國境外移入個案資訊,目前疾管署針對鄰近我國有風險之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及馬爾地夫等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另孟加拉、寮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國先前曾有本土流行疫情,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2情況避免前往疫區 返國應落實「1+6原則」
疾管署表示,一般成人感染茲卡病毒後症狀輕微,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後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建議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應暫緩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民眾如需前往,也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的房舍等。
此外,離開流行地區後請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並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三週。
犀利士 必利勁 樂威而 屬於處方箋,所有藥店如健康人生躍獅、健康新希望、藥聯吉康、丁丁藥局、安德藥局、大樹藥局,杏一藥局,博登藥局,合康藥局,長青藥局,上好藥局等連鎖藥房必需有藥單才能買,可到 5MG.TW網購藥房購買
聽高音出現「斷音感」? 神經性耳鳴及早治療救聽力
47歲的Jane是名電腦工程師,幾個月前左耳開始出現有如蟬叫聲的高頻性耳鳴,在聽音樂時常常在高音處就出現卡卡頓住的「斷音感」,晚上也因耳鳴吵到無法入睡,而陷入痛苦循環中。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若經常耳鳴不間斷,或開始聽不見某些音頻的話,就要當心是否為耳膜鈣化症,若不及時接受治療,最終恐導致耳聾。
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耳鳴症狀甚至影響生活時就該積極就醫。收治該名患者的醫師李宏信說明,耳膜鈣化症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中耳炎,因免疫細胞攻擊聽小骨骨膜,導致骨膜反覆發炎損傷,於是出現纖維化,並演變為鈣化。當發炎反應沿著聽小骨向外蔓延到耳膜時,耳膜中央就會開始病變鈣化及沾黏。
耳膜鈣化症初期會出現的高頻性耳鳴,也就是所謂的神經性耳鳴,病症類似聽力老化或噪音導致的聽力障礙。隨著病程的發展,傳導性聽障會從高頻處逐漸擴展到低頻處,最終導致全聾。李宏信對此解釋,高頻性(神經性)耳鳴通常只有患者自己聽得見耳內的異音,如嗡嗡聲或嘰嘰聲、蟬鳴聲、高頻聲響等。發生原因通常與內耳聽神經細胞病變或大腦聽力中樞聽覺感受異常有關,嚴重會造成聽力減退甚至全聾。
耳膜一旦發生局部性硬化,就很難恢復原狀,因此早期治療是關鍵。李宏信說,耳膜鈣化症患者一旦確診須積極接受治療,例如採用靜脈注射或抗組織胺等療法調節免疫力,控制病情,嚴重者也可考慮以手術來矯正。耳膜鈣化症很難早期發現,往往都是病程進展一段時間並出現症狀後,才會被察覺確診,因此有耳鳴症狀的民眾不應輕忽,須積極處理以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耳鳴常見的發生原因還有年齡增長、耳朵老化造成的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或焦慮引發血管收縮、狹窄造成血流不暢,其他耳鳴成因如病毒感染、撞擊、外傷等導致的耳鳴,則歸為「耳源性原因」。除此之外,過勞、焦慮、緊張、疲勞、睡眠不足而造成的耳鳴,甚至有加重的可能。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表示,耳鳴已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當耳內循環不好、血路阻塞不通,故內耳組織缺血而神經細胞萎縮,就會引發耳鳴,儘早就醫是治癒關鍵,透過促進中內耳血管暢通及幫助神經細胞活化再生、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的藥物,來打通耳內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耳鳴症狀,否則長期置之不理恐對聽神經造成不可逆傷害。患者平時應避免過於勞累及高壓,多運動並規律作息,避免高鹽、高糖分、高膽固飲食,皆有助維持耳部健康,避免耳鳴再次上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
犀利士 必利勁 樂威而 屬於處方箋,所有藥店如健康人生躍獅、健康新希望、藥聯吉康、丁丁藥局、安德藥局、大樹藥局,杏一藥局,博登藥局,合康藥局,長青藥局,上好藥局等連鎖藥房必需有藥單才能買,可到 5MG.TW網購藥房購買
頭部出現4種異常 肝火已燒得過旺 簡單幾招 降火又護肝
每年的春季,都是「上火」的高發期。
尤其是肝火,稍不注意,就會「燒」起來。
頭部出現4種異常,肝火已「燒」得過旺,簡單幾招,降火又護肝
1、頭痛多汗
很多人,事情一多,著急上火,心煩意亂、發怒,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還會出現頭痛多汗的情況。
此時,或許是肝火燒起來了。
頭痛病證之一,因肝火上擾所致,《類證治裁·頭痛》記載:「內風擾巔者筋惕,肝陽上冒,震動髓海」。
一旦肝火燒起來,會導致眩暈煩躁,易怒,睡眠不寧,脈弦等,還會導致自汗的情況。
2、嘴巴,干苦,有異味
肝火上炎,到達頭部,便會引起口乾、口乾,口臭等。
肝火旺,會導致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濁氣上逆引起口乾,口苦,口臭、舌苔增厚等等。
因此,經常出現口乾苦,有異味,刷牙漱口也無法改善,就要注意肝火大了。
3、眼睛,乾澀,有血絲
肝開竅於目,肝火燒起來,也會影響眼睛健康。
肝火大,眼睛就會出現乾澀、有紅血絲,視物不清,甚至目赤紅腫、眼部分泌物增多等。
此時,說明肝火已經「燒」得很大了。
4、臉部,痘痘叢生
一旦,身體肝火過旺,便容易導致濕熱重,出現痘痘。
肝火往上走,當火氣上到頭面,由於頭面沒有排毒出口,只好從皮膚里排泄,加劇痘痘問題。
此外,肝火旺,還會影響睡眠,甚至導致失眠,也會加劇痘痘叢生。
因此,去痘痘,還要注意,不要光想著外部祛痘,還是內部去去火。
簡單三招,降火又護肝
第一招:自製下火茶,降火清肝
準備:奶汁草,菊花,金銀花、桂花,小茶包。
製作:
將奶汁草,清洗乾淨,切段,烘乾備用;
菊花、金銀花、桂花,分別清洗乾淨,烘乾備用;
將奶汁草3.3g,菊花0.3g,金銀花0.3g,桂花0.1g,裝入一個小茶包中。
每次取一包,熱水沖泡,靜待3-5分鐘,飲用即可。
肝火旺,用一些清熱利濕、疏肝泄膽的中草藥,泡水代茶飲,可以快速降肝火。
其中,金銀花,可疏熱散邪、清解血毒,對於火大引起的口乾苦、口臭等,有改善作用,常和菊花搭配。
菊花泡水,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對於肝火引起的口乾、目赤紅腫、乾澀,效果尤佳,常與蒲公英搭配。
奶汁草,十分常見,用其泡水,安全可靠,對於清肝熱,改善口乾苦,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效果尤佳。
桂花,不僅性質溫和,香氣濃郁,還可促進身體排毒,改善口臭等。
肝火大,泡上一杯,快速降火,又護肝。
第二招:按穴位,消氣瀉火
中醫里,有「消氣穴」,經常按揉,可幫助肝臟降火。
風池、肩井、風市穴
按揉風池穴5分鐘,然後,從風池至肩井,3分鐘;
用掌或拳眼,叩打雙側肩井穴,各36次;
稍微下蹲,用掌拍打雙下肢風市穴,各36次。
太沖穴
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用手拇指指腹,按揉太沖穴,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
行間穴
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取穴。
手拇指指腹,按揉,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
第三招:睡好子午覺,清肝瀉火
生活中,經常發現「夜貓子」,大多是雙目赤紅,這便是肝火上升的癥狀。
因此,保證睡眠,睡好子午覺,可「清肝瀉火」,預防肝氣升發太過。
每天盡量保證在晚上11:00前,進入睡眠狀態,保證子時大睡。
中午休息的時候,睡一小會午覺,保證午時小憩。
不但,可補償夜間睡眠不足,也有利於調養肝腎,助力健康。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睡眠時間不宜過長。
不想肝火旺,還要做好這幾點:
1、食清淡,葷素搭配
有些人的肝火,是飲食不當所致。
經常吃油膩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都會加重肝負擔,引起血液循環不暢。
久而久之,肝臟充血,並且下腹腔靜脈受壓,就會導致肝火上升。
因此,飲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一些,葷素搭配,切莫貪吃重口味食物。
菠菜、芹菜是不錯的選擇,經常吃一點,有助於改善肝火,保護肝臟健康。
2、調節情緒,愉悅心情
肝,主疏泄,情緒對肝臟影響較大。
生氣、發怒等不良情緒,都會導致肝氣鬱結,甚至誘發肝火旺盛。
而一旦肝火旺,又會導致脾氣暴躁,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
可見,想要改善肝火,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尤為重要。
經常聽聽輕音樂,或者散散步,都有利於改善心情,助力肝臟健康。
3、吃蔬果
醫學認為,芹菜,味辛、甘,性涼,有清熱平肝,健胃降壓的功效。
葡萄,也是養肝護肝最佳的水果之一,酸味入肝,可提振肝氣,養肝護肝。
秋梨,也有助於清熱降火,生津止渴、去燥,是一種很好的清火水。
肝火大的人,每天吃1-2個梨,可緩解口臭,頭痛,便秘,眼乾等不適癥狀。
4、適當運動
進行適量的運動,能更好地適應機體內陽氣的變化,清除體內的毒素。
此外,運動,也是消除焦慮的好方式。
每天抽出時間,做些有氧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
從而放鬆身心,增強抵抗力,同時,也起到滅肝火的作用。
編輯:5MG.TW
犀利士 必利勁 樂威而 屬於處方箋,所有藥店如健康人生躍獅、健康新希望、藥聯吉康、丁丁藥局、安德藥局、大樹藥局,杏一藥局,博登藥局,合康藥局,長青藥局,上好藥局等連鎖藥房必需有藥單才能買,可到 5MG.TW網購藥房購買